台灣年俗

現在位置:首頁 > 台灣年俗

農曆過年是台灣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。過年的由來在中國傳說起源「年獸」的故事,台灣民間則是源自「沉地」的傳說。相傳神桌上的燈猴(燭臺)自認為終年替人民照明勞苦功高,但民眾每次祭祀都忽略它的存在,自己只能站在神案上,高舉蠟燭看著眾神享受奉祀,於是燈猴向玉皇大帝告狀,控訴台灣人民忘恩負義不知感恩,玉帝為懲罰台灣人決定在除夕午夜讓台灣島沉入海底。土地公(或說灶君)告知台灣民眾此訊息,一方面懇請觀世音菩薩向玉帝勸阻。百姓得知台灣島即將毀滅,便在沉島前夕將家中所供奉之神明送回天庭,以免眾神遭受連累,此為廿四送神的由來。到了除夕那天傍晚,人們就宰雞殺鴨祭祖以告別祖先,並烹煮家中所有糧食與家人共進最後的晚餐,這就是祭祖、圍爐的由來。

晚宴之後家長取出錢財分給家人,此為「壓年錢」(壓歲錢)之由來。最後的一夜全家聚集不睡等待台灣沉入海中,共赴黃泉此為「守歲」。

到了午夜台灣竟然沒有沉入海底,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向玉帝求情成功,免除台灣毀滅,於是家家戶戶放鞭炮慶祝,到了天亮台灣仍安然無恙,百姓喜出望懷,出門相遇莫不互道「恭喜」慶祝重生。此外民眾紛紛到寺廟祭拜,感謝神明庇祐,此乃初一民眾到廟宇「行春」拜拜習俗的由來。

初二早上已出嫁的女兒紛紛回到娘家探視父母是否平安,中午便在娘家與父母聚餐,後來就成為「回娘家」的習俗。到初四人們確認危機解除,於是將諸神迎回家中奉祀,也形成「初四接神」的民俗。

初五所有的慶祝活動都告一段落,初六民眾開始挑水肥灌溉,恢復正常農事作息,此即「初五隔開、初六挹肥」之由來。

【過年前的相關活動】

台灣年俗自農曆十二月即開始籌備工作,中國習俗在十二月八日吃「臘八粥」,台灣則無此年俗,而是在四月初八「佛祖生」之日吃甜粥。台灣習俗冬至吃湯圓表示多一歲,並確認來年田園土地租約,十二月十六「尾牙」,決定員工去留,廿四日則舉行「送神」儀式。

送神在中國是「送灶王爺」,傳說灶神將在此日返回天庭,向玉帝報告該戶人家行為善惡,因此中國民間習俗,廿四日以甜食祭拜灶君,以祈求「上天言好事」。台灣的送神則是送「眾神」,也就是將家中所奉祀的所有神明全部送回天庭。送神時必須焚燒「雲馬」(大陸稱為「灶馬」),即長方形黃紙上印白雲、馬匹、車輛、轎子等交通工具,亦即供應神明返回天庭的交通工具,現代版雲馬則加印飛機、輪船和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。

送神之後神明已回天庭,因此藉機進行大掃除,台灣稱為「筅?」。中國北方稱為「掃年」或「掃房」,南方稱為「除塵」、「撣塵」,過年前大掃除習俗在宋代《夢梁錄》已有記載是一項有意義的年俗活動。

平時神明雕像、祖先牌位、香爐等祭祀用品不可擅動以免褻瀆神威,只有在廿四日送神之後才能取下清洗、擦拭。民眾利用此時清洗門窗地板、傢俱,台灣俗語:「大拼厝,才會富」,意謂過年前大掃除,以除舊佈新來年才會財源滾滾。其實姑且不論真實性,在過年之前清理環境也符合衛生。

廿四日送神家中所供奉諸神皆已上天庭,廿五日則是天神下降的日子,也就是「代班」的神明下凡執行勤務,廿五日禁止在戶外曝曬女性內衣褲,以免對天神不敬。台南市廟宇還舉行「接天神」儀式。

廿五日也是婦女「挽面」的日子,廿四日大掃除之後,婦女要整修儀容迎接新年,因此在廿五日「挽面」,拔除臉部細毛以利妝扮。台灣習俗未婚女性不能挽面,只有即將結婚或已婚女子才能挽面。

【採買年貨、作粿、灌香腸】

大凡民間節慶都離不開吃,平日粗茶淡飯將就度日,每到年節就會準備豐盛的食物大飽口福,而過年是民間最重要的民俗節日當然有最多的年節食俗。這些食料一般稱為「年貨」,民間則稱「南北貨」,意即各種食品貨物之意。

台灣各地均有年貨大街,其中規模最大的如台北市迪化街、台中繼光街建國市場、高雄三鳳中街等,都在過年前夕,供應各種南北貨供民眾採購。這些年節物品包括糕餅甜點、粿類、醃製肉品、水果、花卉等,且每一種物品都具有象徵義。

過年必備糕餅甜點有:糕仔,代表步步高昇,因糕與台語「高」諧音,以紅紙包成扁長型,放在神桌上香爐前,自除夕到初五每天祭神時疊上一塊,愈堆愈高意謂「步步高升」。此外神桌上還有供奉糖果、冬瓜糖等甜點,象徵「甜甜大賺錢」;糖衣包花生表示「土豆吃老老」、??、米?,?與「老」諧音代表長壽。

過年食俗的粿類種類最多,其中「甜粿」、「發粿」、「菜頭粿」是必備食品。甜粿(年糕)在中國是象徵年年高昇,台灣則代表「甜甜好過年」,蓋粿與「過」諧音,象徵「年年好過」之意。

發粿代表發財且象徵家族來年運勢,發粿如果未蒸發,全家心情都將大受影響,民間禁忌孕婦禁止觀看蒸發粿,否則將蒸「不發」,揆其用意是要讓孕婦避免勞動,且能充分休息。

菜頭粿(蘿蔔糕)象徵「好彩頭」,「包仔粿(草仔粿或刺殼粿)包金,年年發萬金」象徵財運。此外,高雄縣過年要包粽子,台南地區則有作「鹹粿」習俗。

台灣民間禁忌過年送禮不可送粿,因台灣喪葬禮俗喪家不可作粿,而由親友贈送稱為「送節」,喪家則以甜點回贈,因此過年送粿將被視為詛咒。

過年的醃製肉品最普遍的是香腸,至今許多人家仍是自製香腸,製作方法是以碎豬肉加香料、酒、調味品,灌入豬腸中,放置戶外風乾。醃肉則是以鹽醃製、風乾以利保存。宜蘭地區則有醃製「鴨(月賞)」、「膽肝」之俗。

過年應景的水果、花卉也都具有象徵意義。其中柑橘代表「甘美、吉利」;鳳梨代表「旺旺來」;棗子、金棗的棗與「好」諧音,象徵「一切美好」;龍眼乾俗稱「福肉」,象徵福氣。年節花卉以桔樹、金棗樹、黃金樹最普遍,象徵吉利、美好、發財,此外「銀柳」與「銀兩」諧音,也普受歡迎,銀柳插入花瓶之前需將花蕊外殼剝下,稱為「剝銀柳會得銀兩」。

過年期間祭祀繁多,從除夕到初五,每天都要祭拜神明、祖先,過年期間也要到各廟寺「行春」拜拜,初九天公生、十五元宵節都要祭祀,因此各種祭祀用品如金銀紙、香燭、鞭炮,也是必採購用品。

【台灣除夕習俗】

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天,意謂「舊歲至此夕而除」,民間俗稱為「二九暝」。台灣年俗除夕中午要祭拜「地基主」,所謂地基主是指房屋、土地原來的主人,漢人自唐山過台灣,佔據平埔族人的土地田園,且在居住之前住宅土地或曾隸屬不同主人,因此必需對原來擁有土地、房舍的先人表示感恩。拜地基主與一般祭祀不同,是在後門由外往內拜,且一年四節(端午、中秋、冬至、過年)都要拜地基主,這也是台灣特殊的習俗。

除夕當天家家戶戶也要換貼新春聯。春聯源自古代的「桃符」,據《山海經》記載:相傳黃帝時代有神荼、鬱壘專職捉鬼。漢代民眾刻桃木為神荼、鬱壘像立於門口驅邪。至六朝民眾在門上貼二神之畫像即「桃符」。五代後蜀孟昶在桃符上題:「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」,乃最早的春聯。到明代明太祖命官員在家門張貼春聯,而後才流傳民間成為過年習俗。台灣的春聯可分門聯、詞句、吉祥字三種,門聯是民間文學的代表,內容文辭均按照平仄、對仗,內容皆為吉祥辭句。除門聯之外,家中各處也會貼上祈福的吉祥文字,例如雞鴨牛舍貼「六畜興旺」;風鼓土壟上貼「川流不息」;錢櫃、保險箱、收銀機上貼「招財進寶」;車輛船隻則貼「開車大吉」或「一帆風順」;米缸、冰箱貼「滿」字;還有倒貼方形「春」、「福」字,象徵春到福到。此外不同行業也書寫不同辭句。

泉州移民地區(台灣沿海地區)則有貼門簽(門錢)之俗,以五張花邊剪紙貼在門楣上,稱為「五福紙」象徵「五福臨門」。此俗源自宋代,大陸稱為「掛門錢」代表祈福。

台灣民俗守喪期間過年不得貼春聯,有些地區則改貼綠色(父喪)、黃色(母喪)門聯,文字內容則為思親盡孝之辭句。因此不宜太有創意張貼彩色春聯,以免滋生誤會。

近年來由於許多民眾居住公寓、大樓,沒有門楣可張貼門聯,但不貼春聯又有不祥之意,或恐遭守喪之誤解,因此多數民眾只在住家門口張貼「恭賀新喜」之類長方形紅紙,這是門聯的簡化。而文字也更多樣化如:X年行大運、日日是好日、狗年旺旺來、豬事都如意等現代語彙都搬上門面。

【祭祖與圍爐】

除夕傍晚要舉行年中最重要的一次祭祖儀式,除準播各種豐盛祭品之外,神桌上也供奉甜粿、發粿、糕仔、花生等甜點,且神明祖先神位旁各放置兩個發粿或兩碗米飯上插一支紙糊的春花,俗稱「飯春花」,春台語與「剩」(剩餘)諧音,象徵「米飯有剩」或「發財有剩」,意即「年年有餘」。此外也會在神桌上疊放一堆柑橘,代表來年美好吉利之事成堆而至。

祭祖之後便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頓晚餐,華人稱為「年夜飯」或「團圓飯」,台灣則稱「圍爐」,因早期民間除夕夜在餐桌上放火鍋爐,家人圍著火爐聚餐之故。火爐呈圓型代表團圓,爐中以火炭作燃料取其「生湠」(生生不息)和「愈燒愈旺」之意。泉州籍南安移民地區則保存「跳火盆」習俗,即在圍爐之後取出火爐讓家中男子,從上方跨越,並唸道:「跳乎過,富昧退」,「跳過火,剩家伙」等吉祥話。

台灣民間圍爐必吃的菜餚就是「長年菜」,象徵長命百歲,其中嘉義以北地區長年菜是「芥菜」,而台南、高雄、屏東地區的長年菜則是「帶根的菠菜」,吃長年菜時要整葉吞食不可切斷,才能長命百歲。

台灣圍爐菜餚尚有吃雞「起家」、吃魚丸、肉圓「大團圓」、吃豆乾會「升官」、吃菜頭「好彩頭」等食俗,而華人地區以吃魚象徵「年年有餘」,台灣年俗也吃魚但不具特殊意義,是以「飯春花」和「行春」象徵年年有飯。

彰化地區圍爐吃長麵線祈求長壽;南部吃水煮蛋剝殼代表脫殼新生;客家地區則以紅燒蹄膀、薑絲大腸、梅干扣肉、芹菜炒魷魚等客家菜為主。一九四九年遷移來台的各省新住民則仍保存吃水餃(元寶)等家鄉菜的食俗。台灣的原住民則以「豐年祭」、「矮靈祭」、「祖靈祭」為族群祭典,並非過農曆新年,因此在此期間並沒有特殊食俗。

【壓歲錢和守歲】

台灣俗語:「大人煩惱沒錢,囝仔歡喜過年」,意謂大人煩惱過年的大筆開銷,小孩則高興有壓歲錢可拿。壓歲錢又稱「壓祟錢」,原為「壓制邪祟」之意,原是將金錢放置在床腳或枕邊以賄賂妖魔鬼怪免受侵害,至今已成為長輩贈予晚輩祝福之用。壓歲錢台灣稱為「壓年錢」,有祝福之意。

除夕夜「守歲」習俗自晉代已流傳,晉周處《風土記》言「達旦不眠,謂之守歲。」原為迎接新年之意,唐宋以降守歲之風更盛,且增加守歲可添壽之說。台灣民間也有「廿九暝」愈晚睡父母愈長壽之俗信,中國古代守歲時在遊戲聊天或吃零食,台灣的守歲則多在賭錢,過年賭博已成台灣普遍之年俗,過年期間取締賭博必將引發暴動。

台灣北部地區在初一零時「拜天公」,中部地區則在除夕午夜拜天公,南部地區則至初九天公生才拜天公。但全國各地均在午夜十二點燃放鞭炮「迎新正」。台北行天宮、新港奉天宮等廟宇也在十二點開廟門,供民眾「搶頭香」,所謂搶頭香就是搶插第一柱香,搶得頭香神明將「優先」完成信徒的心願。許多寺廟也在此時舉行「抽公籤」,為各行各業占卜今年運勢。

【初一至初五的年俗】

初一早上多數地區都「吃素」,所謂「初一早吃菜(吃素),恰贏吃一年齋」,意謂一年的開始吃素比吃一年齋更有意義。舊俗初一早上不可吃稀飯,否則出門將遭雨淋。初一要穿著新衣迎接新年,出門也都會選擇良辰吉時和吉祥方位,初一通常到廟宇祭拜祈求平安發財,謂之「行春」,有「愈行愈剩」之象徵意。台灣年俗並無帶小孩到親友家拜年習俗,因為女兒初一回娘家將會「敗外家」(拖累娘家),帶小孩到朋友家拜年則有「討紅包」之意。

台灣舊俗在過年期間,有組鑼鼓八音樂團沿戶演奏謂之「吹春」,民眾則以紅包犒賞,至今仍有貧民以舞獅頭、戴天官面具或抱土地公神像挨家乞討紅包的現象。

初二是女兒「轉外家」(回娘家)的日子,民間稱為「做客」,蓋出嫁的女兒已非家人,回娘家就算是「客人」。中國習俗則是「二月二家家戶戶迎女兒」。台灣俗信連續三年沒「做客」則是「背祖」(背叛祖先),此後將永遠不得回娘家,因此即使三年內無法回娘家,也必需將穿過的衣服寄回娘家,代表本人返家才不會「背祖」。

初二女兒「做客」一定選在早上,中午在娘家「請子婿」,而且必需在傍晚「炊煙升起」之前回到婆家。做客習俗的原意出於父母對出嫁女兒的關懷,每年初二要回娘家告知近況,而傍晚前需回到婆家,則是體諒女兒必需回婆家處理家事,為家人準備晚餐之故。新婚女兒初二還需由兄弟前往「娶作客」,以免婆家因家事繁忙不讓姐妹回娘家。民間習俗女兒回娘家作客,都會準備「伴手」(或曰等路)作為禮物。

台灣年俗「初一早、初二早、初三睏到飽」。民間歲時節令原有調節生活作息之用,從除夕到初二連續忙碌三天之後,初三就休息一天。初三俗稱「赤狗日」,是諸事不宜的日子,因此可以「睏到飽」。此外初三也是台灣「老鼠娶親」的日子。中國各地均有老鼠娶親之說,但各地日期皆不同,例如北京是「十七十八耗子成家」,而台灣老鼠最「早婚」搶在初三晚上成親。初三不但要晚起而且要早睡,以成全好事,並在屋內撒餅乾、食物為老鼠賀喜。

初四早上公司行號都舉行「開市」,一般都在公司、工廠門口擺設香案祭拜,並燃放鞭炮開工,但通常並沒有真正工作,而是同事聚餐、喝春酒。初四傍晚民間舉行「接神」,迎接諸神返回家中。所謂「送神早、接神晚」,為了讓眾神充分享受假期,因此「接神」都選在黃昏之後,接神仍需焚燒「雲馬」作為神明的交通工具以利神明回到人間。

俗語「初五隔開、初六挹肥」,是指初五是過年活動的截止日,年假到此為止。與新年假期區隔,不再受禁忌、禮俗限制。初六挹肥意謂農民要挑水肥澆菜,恢復農事,不要再沉溺過年期間的狂歡享樂。

【過年說好話與年節禁忌】

過年期間彼此都會互道「恭喜」相互祝福,如與親友來訪也都會以甜點、水果招待,訪客食用任用食品都必需「說好話」祝福對方。例如「吃甜甜予汝大賺錢」、「吃棗年年好」、「吃過瓜子予汝過好日子」、「吃土豆予汝吃到老老老」、「吃煙予汝年年剩」等祝福語。

所謂「新年頭、舊年尾」,從年底到元宵,過年期間可謂民間的「戒嚴期」,謂祈求新的年度好的開始,因此民間也有諸多禁忌。其中可能分為「不可說」和「不可做」兩大禁忌。過年期間凡不吉祥之事皆不可說,例如生病、死亡、受傷、車禍、沒錢之類的不吉話語皆不可說。此外在過年期間不可做之事繁多,例如:不可吃藥、動手術、不可動利器、不可掃地、倒垃圾、不可吵架、打小孩、哭泣、討債、打破器皿、不可吃雞頭、雞爪(才會有頭有尾)等禁忌。宜蘭則有初一到初五不可煎粿以免散「赤」,中部地區有不可開抽屜以免漏財等諸多禁忌。

歸納台灣的年俗禁忌,主要意義在:

一、祈求好的開始:如不可說不吉利的話、不可爭吵、哭泣等,都是希望新年新希望,有好的開始。

二、讓勞動者休息:過年期間不可掃地、動利器,其實是要讓終年勞苦的婦女、勞動者得以休息,而以民俗禁忌來強制勞動者休息。

三、祈求平安順利:過年期間不可打破碗盤、不可吃雞頭雞爪、不可煎粿、開刀吃藥等,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凡事皆能平安順利。

【結語:傳統年俗正在倒數計時】

台灣的跨年晚會愈辦愈大,但農曆過年的氣氛卻愈來愈淡薄,元旦的倒數計時成為過年的象徵,傳統年俗正逐漸被西洋文化所取代,以往親人團聚的日子成為出國旅遊的假期,於是失去除舊佈新、反省檢討的意義,連同返鄉敘舊聯絡感情的功能也消失了。但最嚴重的是傳統文化的滅絕,當全國各地跨年晚會在倒數計時之際,傳統民俗也同時在倒數計時。

台灣年俗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,年俗的行為、食俗也具有不同的象徵意義,但在西化、現代化的浪潮下,如今我們的年輕人大多只知道「年獸」的故事,卻沒聽過「沉地」的傳說;一般家庭也不會作粿、灌香腸,改到市場採購,於是生活習俗消失了、技藝失傳了,而各種食俗所代表的象徵義被遺忘,各種年俗食品也不具任何意義。

台灣要國際化,傳統也可以創新,但我們必需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質,假如一味地接受西洋文化,否定自己的傳統,那麼台灣終將成為歐美的文化殖民地。

 

〔本文刊於《傳藝》雙月刊第 68 期〕


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