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陣頭分為文陣和武陣,常見陣頭有:車鼓、桃花過渡、牛犁、布馬、踩腳蹻、大鼓陣、病囝歌、十八摸、宋江陣、什家將、八家將、舞龍、舞獅、官將首、北管、南管。
宋江陣最早出現於明末清初,相傳是南少林五祖拳祖師蔡玉明(名謙,以字行)所創,由一些愛好武術者在廟會廣場表演各種武術招式。表演時人數不拘,男女皆可,通常以三十六人、七十二人為主,甚至百餘人,但以一百零八人為大忌。以前民間傳說地方上有亂事,以宋江陣武師可以執干戈以衛社稷。
「宋江陣」以武術表演為主,人數可多可少,一般有36人、72人、108人三種。主要扮演 宋江、盧俊義、公孫勝、李逵、孫二娘、武松、阮小二等。
宋江陣以鑼鼓點場,以正副龍虎纛旗為前導,首先按36天罡、72地煞的座位順序亮相行進 表演。手中器械,即刀、槍、劍、鐮、鉤、盾牌等 18般兵器。
開場的是「宋江舞大旗」,鑼鼓響處,大旗捲地而起,渾天揮舞,大有「橫掃千軍如卷席」之勢。旗展處,是「李逵使雙斧」,接著「徐寧」使開鉤鐮槍,「劉唐」掄著撲刀,「解珍」、「解寶」飛舞托天叉……梁山泊眾好漢紛紛上陣,18般兵器各顯神通,場面威武壯觀!
歷史上的確是有宋江這號人物。又是其被塑造成為梁山泊中的龍頭老大,帶領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的種種事蹟情節,卻是經過不少作家的附會傳抄而形成的。由於宋末到明朝、清初之際,官府對人民的壓榨欺壓壓迫,使得水滸人物所標榜的「替天行道、忠義雙全」的口號,深為百姓所認同。人們引頸期盼這些英雄好漢能夠除暴安良,伸張正義。於是將其眾神話為「天兵神將」,或為「三十六天罡,七十二地煞」的化身,或是「一零八蛇神」的轉生等。賦予其宗教地位,具有驅魔除邪、保衛人們的法力,「宋江陣」也就因此成為鄉里武館訓練仿效的地方武陣。